在户外运动的空间里喝着咖啡,在书店的墨香里却看见惊喜展览,在餐厅的烟火气里欣赏了一台好戏……不少人发现了在上海正悄然兴起一种消费的“混搭”。这种“混搭”到底会带来怎样的体验?跟着小洋一起看看吧!
运动场变“游乐场”?
攀岩+咖啡+露营
运动空间PartPark局部公园 图片来源:Part of water个人账号(小红书)
运动场是最常见的混搭消费场景。在位于浦东光音广场的PartPark局部公园,有提供运动体验的抱石攀岩区、免费乒乓球桌、配备发球机的网球场,还有露营装备区和咖啡餐饮区。难怪网友@松岛肉肉子哇在社交平台发出这样的感慨:“这是一家很神奇的店,不知道他们主营什么!”
和局部公园一样,洛克公园也在拓展“运动+社交”的边界。今年5月在上海浦东三林镇开业洛克公园水世界,不仅设置了8.3米深的尾波冲浪池,还提供水肺潜水、游泳培训等一站式体验,吸引年轻人和亲子家庭前来“室内逐浪”。
局部公园的网球场地 图片来源:百度
运动空间打破传统商业的边界,将户外零售、运动体验、餐饮休闲巧妙融合,成为沪上年轻人的新晋打卡地。PartPark局部公园创始人邵薏菲曾向媒体透露,这种“日间白领运动场+周末家庭休闲地”的多元运营模式成效显著:开业半年客流量增长3倍,收入构成中运动内容与零售服务各占半壁江山。
书店除了卖书还做啥?
吃饭、看展、开party
新晋网红书店群岛BOOKS 图片来源:百度
同样玩转跨界思维的还有书店。
西岸梦中心的群岛BOOKS主要面向上海设计圈的专业人士。但这里除了书店,还是出版工作室,又是展览空间,28期建筑读书会已使其成为行业影响力标杆。
“经纬新织”展览现场 海沙尔 摄 图片来源:上观新闻
近期,群岛BOOKS书店展厅以“经纬新织”为策展主题,演绎棉纺织的文化肌理与在地记忆。黄道婆手工织出的花纹,在不久的将来,将成为华之门广场建筑的外立面纹理。看过“经纬新织”展览的建筑爱好者,纷纷感叹个中妙处。
在复旦大学南区新开的“食书集”,这里的“混搭”包括传记图书馆+餐饮+演出等。明炉明火厨房窗口摆出一长排不锈钢小份饭菜,俨然升级版“社区食堂”。有书店业者点评:从“卖书的店”到“有书的店”,这一转变代表从业者思维迭代和书店业态升级,用书链接更多可能性。
“明炉亮灶”,书店的开放式厨房里工作人员开始忙碌。施晨露 摄 图片来源:上观新闻
是餐厅还是剧场?
走进剧中当“主角”
百年外滩餐秀音乐剧场 图片来源:上海黄浦
穿上古装,吃一顿宫宴,看舞者翩翩起舞;或者参与剧情,边吃边走进孤独美食家的剧情;或者在声光电的演出现场,感受太空环境与菜品的结合……在上海,有不少类似的混搭消费,说不清是餐厅多一点还是剧场多一点。
就以外滩源“百年外滩餐秀音乐剧场”为例,主创团队的设想是,用沉浸式体验重新定义观演关系,让整个餐厅化作流动的戏剧空间,让每位食客都成为剧中人。目前演出已吸引众多艺术爱好者打卡,周末场次需提前两周预定。这场持续整个夏季的感官盛宴,正成为外滩文化新地标。
从静安“夜航船票”串联商圈打造夜间消费闭环,到K11用莫奈展重塑购物体验,再到豫园老字号与B站IP的破次元联动——上海商业正通过“场景叠加”创造新价值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在上海,没有什么不能混搭。”这种打破行业壁垒的运营思维,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新鲜体验,更开辟了商业增长的无限可能。
或许,让专业与休闲碰撞、让传统与潮流交融,正是“魔都”永远年轻的秘诀。
新民晚报 王慧
上海滩上洋掌柜(ID:shyangzhanggui)编写配资炒股网开,部分素材来源解放日报、澎湃、上海黄浦
辉煌优配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